南航皇家华人 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团队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团队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电子等科技产业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智能制造系统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为相关领域提供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服务。
【团队介绍】
在人才培养方面,团队先后主讲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智能制造前沿等7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必修与学位课程。先后主持承担省级校级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发表《大学本科教研结合模式的探索》等教学论文10余篇。以主持承担完成的“机械工程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等成果为主要组成内容的“面向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成果,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先后主编出版教材著作6部,主编的《智能制造系统及关键使能技术》被工信部入选为“十四五”规划教材。带领学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一等奖、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课外竞赛荣誉,指导多位学生获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在科学研究方面,团队长期深耕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领域,在该研究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研究底蕴与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相关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团队成员先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类领军人才、德国洪堡学者、江苏省首届省杰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团队攻克了自组织制造系统(见图1)、数字孪生(见图2)、人机协作装配(见图3)、机器视觉(见图4)等核心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将部分研究成果实现了技术转化与行业应用。
图1 团队首创的多智能体自组织制造系统
图2 团队自研的数字孪生管控平台
图3 面向复杂航天产品的人机协作装配平台
图4 车间人员3D姿态跟踪与设备姿态检测
团队师资结构合理,近年来与国内航空领域的设计/生产部门具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与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建立了“可持续制造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教育部学科创新平台等,这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研究平台。团队深化拓展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力争产出新成果、打造新亮点,为皇家华人 和我校的智能制造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方向】
自组织制造系统、数字孪生、人机协作装配、机器视觉、物联网。
【团队联系方式】
唐老师,137766399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朱老师,1560159490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团队每年招生硕士生约20人,博士生3-4人。欢迎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